中國人民銀行3日發(fā)布公告,決定自1月4日起在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上引入詢價交易方式(簡稱OTC方式),同時保留撮合方式。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主體既可選擇以集中授信、集中競價的方式交易,也可選擇以雙邊授信、雙邊清算的方式進行詢價交易。同時在銀行間外匯市場引入做市商制度,為市場提供流動性。 央行稱,此舉是為進一步完善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改進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方式,以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chǔ)、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diào)節(jié)、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并提高金融機構(gòu)自主定價能力。 。希裕梅绞绞菄H外匯市場上的基本制度,是指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主體以雙邊授信為基礎(chǔ),通過自主雙邊詢價、雙邊清算進行的即期外匯交易。根據(jù)安排,自1月4日起,人民銀行授權(quán)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于每個工作日上午9時15分對外公布當(dāng)日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元和港幣匯率中間價,作為當(dāng)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銀行柜臺交易匯率的中間價。 在回答這一制度對人民幣匯率水平帶來什么影響時,央行新聞發(fā)言人3日表示,新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僅僅改變了中間價的生成方式,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等貨幣交易價的浮動幅度和銀行對客戶美元掛牌匯價價差幅度仍按現(xiàn)行規(guī)定執(zhí)行,人民幣匯率不會出現(xiàn)大幅波動。 |